原點小說
第3章
隻是,接下來發生的事,卻推動著大家不得不去改變。
10
那日,我和李母、阿寧姐姐正在鋪子中忙活著。
鄰居忽然跑著來喊我們回家。
一進家門,就見鏢局何老板正一臉焦色地在門口來回走動。
「怎麼了?」李母撲上去。
「嫂子,我對……對不住你。」
李母臉色大變。
Advertisement
我的心也一沉。
隨即,就見阿寧姐姐瘋了般衝進屋子裡。
隨之,一聲悽厲哭聲傳來。
李母聽聞,身子一歪,差點栽倒。
我急忙扶住,攙著她進去。
進門看到床上躺著的人,和一塊塊殷紅的紗布。
心中的猜測已被證實大半。
這趟送鏢的路上遇到一批厲害的山匪。
李家兒子和鏢局的兄弟拼命護著,才把押送的物資保護下來。
可也因此,李徐行腿上和腰上各中一刀。
李莫聽傷得沒有大郎重。
但也血肉模糊。
江陽鎮上的郎中圍著搶救了一天一夜。
最後放下話。
「若是挺過了今日,大郎就有得救。若沒挺過去……」
阿寧姐姐身體晃了晃。
清清眼帶淚花,懂事地站在一旁拉著她。
整整一夜,李家無人能眠。
阿寧姐姐伏在李徐行床前。
李母和我坐在李莫聽房間裡。
門外滴水可聞,我從門口望去,李母眉眼滄桑,鬢角垂下縷縷銀絲。
不過一夜,她就蒼老了那麼多。
天快亮時,李父一聲長嘯。
我心中擔心,急忙跑去看。
簡陋的屋子裡,李父正彎身站在方桌前。
濃黑的墨水隨他的手臂劃過泛黃的紙張。
力透紙背,寫不盡一個不如意老文臣的憤懑難平。
他輕輕囈語:
「若非為父執意進言,你們又怎會經此劫難。」
字字泣血。
李父癱倒在地,狂妄大笑出淚。
「可師恩……如天,我不能不報……」
……
艱難的一日終於過去了。
李徐行和李莫聽都緩緩醒了。
全家激動地笑出眼淚。
李父也扶須連嘆幾聲好。
好在,在全家人的悉心照顧下,李家兒子都漸漸好了起來。
待二人傷勢平穩,李母湊近我問:
「橙兒,我思來想去,覺得你說的有道理。」
「鏢局的營生兇險,不是長久之際,全家若隻靠饅頭鋪子,也難維持生計。」
「你可是已經有什麼想法了?」
我點頭。
11
江陽氣候溫和湿潤。
幾乎家家戶戶都養蠶缫絲。
蠶絲本嬌貴。
但因這裡都是些散戶經營,隻為添些家中加入。
是以不成規模,隻能把精心產出的蠶絲以低價賣給收購的小販。
小販再收集起來,轉手賣出,價格便翻了幾番。
等蠶絲成紗,做成成衣,再賣到京中等大地方時,價格更是不知翻了多少。
我含笑看向李母:
「與其讓江陽的蠶絲低價賣給別人,不如我們自己就地取材收起來,再僱佣鎮上的婦女們織布賣出,這樣既能提高大家的收入,咱的進項也會變多。」
「往小了說,這是為了把咱一家的生活過好,遠離刀光劍影。」
「往大了說,這是帶領江陽諸多百姓過上好日子的善事。」
幾日後,我的想法被李母告知李家眾人。
大家表情各異,最後一致決定,願意試試。
我手攥緊,小心提醒:
「此事雖從計劃上看來可行。可若實際開展,可能要掏空家中所有的積蓄,若是賠了……」
我畢竟是一個常年處在閨閣的女子。
經商之事,隻是紙上談兵。
李家若是有所顧慮,不願參與此事,我完全理解。
不料,半躺在床上的李莫聽哈哈一笑:
「若賠了,重新賺便是。」
滿是信任的目光,讓我身上也仿佛多了些力量。
李母接話:
「沒錯,我李家歷經浮沉,這點未知的風浪,還是承受得起的,橙兒放心。」
我目光環視眾人。
眾人均滿是期待地看著我。
好,既如此,我們當齊心走向未來!
說幹就幹。
再過了些時日,李家二郎身子均有好轉。
李母還守著包子鋪,隻不過裡面隻賣饅頭,不再賣包子。
這樣,李母一人也足夠應付得來。
李徐行每天天不亮就出門選紡布的廠子。
李莫聽帶了行李去了蘇州,學習高級織染的手法流程。
阿寧姐姐本來就是養蠶織布的好手,又對江陽熟悉。
聯系江陽鎮上散戶蠶農的重任,就自然落在了我倆的肩上。
入夜後,我每日將腦中的繡樣畫下來,保存好。
想象著,有一天它會出現在我們自己布坊產的蠶絲紗布上。
我每天忙得暈頭轉向,常常頭一挨到枕頭就呼呼大睡。
第二天,清清笑嘻嘻地將我喊醒。
她晃晃手裡的東西:「姑姑,有你的信。」
我心中一喜。
心知必定是小娘的來信。
12
月前,我寫信給小娘。
告訴她我在李家一切都好,她不必擔憂。
我將李家的為人還有我接下來的計劃,都告訴了她。
問她,可願想個法子,離開蘇家,來江陽找我。
小娘寬厚能幹,針線手藝即使放在整個京城都是數得上的。
李家也信任我,願意孤注一擲陪我賭一場。
我有信心,隻要小娘來,我們就能一起把日子過得更好。
可信中,小娘的回復頗為踟躇。
多年在蘇府的籠雀生活,讓她害怕外面的天高地闊。
她也擔心,父親和嫡母不肯放她。
我嘆口氣,合上信紙。
這之後,我給小娘寫信的次數變多了。
布坊的每一點進展,和李家相處的每一個日常。
我盡數寫給她。
如果一次書信不能給你安全感,不足以救你出水火。
那就十次、百次、千次。
小娘。
人隻有一世可活。
我要我們都幸福。
……
布坊的位置已經選定。
在我和阿寧姐姐的遊說下,八名農戶女都願意將養蠶這件事轉到布坊廠來當活計幹。
我還決定,如果她們家中有年幼的孩子,可將孩子帶在身邊。
若孩子已經到了入學的年齡,也可以送到李父辦的書院,學費減半。
這日,我正拿著梳筘整經排線。
一轉身,卻見李莫聽正站在我身後,含笑看著。
「你回來了!」我驚喜道。
連我自己都沒察覺,話語中難掩的喜悅。
李莫聽晃晃手中的布包:
「太陽就快落山了,橙兒老板也該下工歇歇了吧。」
阿寧姐姐蹬著紡布機,偷偷捂嘴笑。
李徐行燒著草木灰,隔著眾人也高喊一聲,要我下工歇會兒。
眼看著,一廠子的人都眼帶看戲之色。
我紅了臉。
忍不住拍拍李莫聽:「還不快走。」
情不知所起。
天色漸漸暗下來,我和李莫聽沿著河邊往回走。
我看著他手中的布包,也生了好奇:
「是什麼?」
李莫聽停下來,引我在河邊柳樹下坐下。
已過清明。
天氣湿潤溫和。
夜風舒適。
李莫聽拆開布包,裡面露出一個精致的盒子。
他難得羞赧地撓撓頭:
「在蘇州學藝時,我見那的姑娘都喜歡買這些脂粉。」
「想著如果是你用,一定也好看,便買了回來。」
我心一跳。
接過他手中的圖案斑斓的盒子。
一打開,兩排二十四盒胭脂,排列得整整齊齊。
「這……你……」
我有些語塞。
他這是把人家店裡有的色號,全都買來了?
見我哭笑不得。
李莫聽有些慌張:
「這個你不喜歡嗎?沒事……沒事我還買了……」
他又忙著扭頭拆自己的包袱。
我心中感動,卻又想看看他還會拿出來些什麼。
是套裙子,還配了同色的雕花木釵。
「我想你來自京城,這些應該都不稀罕,隻是,我還是忍不住想給你。」
羞澀的眼神帶著慌張。
卻不避不閃地看向我:
「橙兒,我希望你無論在京中還是江陽,都開心快樂。」
突然而來的幸福充斥著心間。
酸澀膨脹,逼出淚意。
我點頭:
「謝謝你李莫聽,謝謝你們,每一個人都對我好。」
13
布坊的第一批貨被運上碼頭貨船那天,全廠所有人忍不住歡呼。
次年,布坊的分店開到南省最大的城裡。
布坊正式更名為橙寧布坊。
李母說, 我和阿寧姐姐出力最多,這名字就該用我們倆的。
隨著生意越多越大,銀子賺得越來越多。
我們特意出錢資助了一批豆蔻年華的女孩來布坊做工。
她們上午在布坊做工,下午就可以去書院讀書。
工錢按整天的算, 書院讀書也不用再花錢。
一時間, 橙寧布坊成了眾多女孩心中向往的去處。
正如李父所說, 在江陽這個小鎮,女孩們學習養蠶缫絲,可能比讀些形而上的文章更有用。
可我希望, 即使以後的生活離不開桑織。
可讀過書中的世界、名人傳記, 聽過詩詞歌賦的她們, 餘生也能更豁達通透些吧。
布坊收到第一個來自京城的訂單時,我親自登上了運送的貨船。
小娘,時隔三年, 你想好了嗎?
14
再進蘇府,恍若隔世。
侍郎父親和我嫡母高坐廳上。
聽說我回來,外嫁的嫡姐也回來了。
沒有久別重逢喜悅和淚水。
我神色淡淡,隨意地回著父親和嫡母的問話。
本來,我們之間也沒有親情。
直到, 小娘喊我名字的聲音響徹耳邊。
我身子一顫, 淚意洶湧而上, 急忙站起身。
隨之,小娘清瘦的背影出現在廳上。
我疾走兩步, 上去攙扶住她。
一別三年。
小娘, 你可好?
可我沒有時間和小娘闲話家常。
來之前, 我已經得到小娘的回信。
她願意隨我去江陽。
我向父親說明來意,要帶走小娘。
他臉色鐵青,自是不允。
嫡母也吊著眉梢,對我冷嘲熱冷。
說蘇家還養得起一個吃闲飯的人。
我冷眼看向他們, 嗤笑一聲:
「父親,這些年來, 你何曾有一刻把我當女兒,把小娘當妻子看過呢?」
「蘇家壓抑殘暴, 你冷血自私, 這樣的日子,你們願意過便繼續過,可我小娘,我今天必須要帶走。」
聞言, 我爹高高揚起手掌。
可若不結,又會讓他背上不信不義的名聲。
「全不」嫡母身邊的人奉命要給我耳光, 我抓住她的手, 反手打回去。
虛與委蛇的日子, 我過夠了。
我懶得與他們周旋,拿出早就準備好的書信。
「蘇大人不妨看一看, 再決定要不要放我小娘。」
15
信是公爹親筆寫的。
是的, 兩年前,我就和李莫聽成婚了。
公爹為官多年,又與我爹同窗多年。
我爹行事就算嚴謹,也做不到滴水不漏。
把柄, 通通被公爹寫在信上。
南下的小船慢悠悠地在江陽靠岸。
岸上早就站滿了來迎接我們的李家眾人。
不同的是,這次下船時,我不再是一個人。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