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書名、關鍵字

原點小說

第135章

  他這話又引來同伴們怨懟的目光,可當眾也不好說什麼。

  顏青棠笑了笑,說:“別說什麼欺負不欺負了,比試場上無男女,端王殿下,還是用猜正反來選擇誰先出題吧。”

  端王看了看俞怿那一方,見無人有異議,讓人尋了枚大梁通寶,握在手中。

  “我選正。”

  “那我選反。”

  銅錢飛到空中,然後落在地上,正面朝上。

  顏青棠這一方先出題。

  香已燃上,銅鑼聲響。

  她幾乎不假思索,道:“今有田一畝,廣為十五,從為十六。今有邪田一處,一頭廣十三,另一頭廣四十二,正從六十四步,問田幾何?”

  此題用白話點來講,就是測量田地以人的步子為計算,一畝長約十五步,寬十六步,現在有一塊邪田,長寬都不相等,求算面積。

  第一道題,顏青棠隻為試探,所以出得並不難。

  而,果然也不難,俞怿很快給出了答案。

  “九畝一百四十四步。”

  顏青棠微微點頭,表示正確,攤手做請的姿態。

  俞怿看了她一眼,道:“又有邪田一處,正廣皆為六十五步,一畔從一百步,一畔從七十二步,問田幾何?”

  此題,是在她的題上附加的。

Advertisement

  “二十三畝七十步。”

  “答對了,太子妃請。”

  顏青棠再出題:“今有箕田,舌廣二十,踵廣五,正從三十步,問田幾何?”

  “一畝一百三十五步。”

  “又有箕田,舌廣一百一十七,踵廣五十,正從一百三十五步,問田幾何?”

  “四十六畝二百三十二步半。”

  兩人出題速度極快,答題速度也極快,幾乎未加思索,題和答案已了然在心。

  而一旁負責點香的侍衛,根本也來不及每題都點上一根香,隻能求助地看向一旁的端王。

  端王見此,一時也不知該怎麼辦,隻能無奈地看向場中兩人。

  而三面看臺以及圍觀人群中,早已驚起一片哗然。

  所謂外行看熱鬧,他們現在就是在外行看熱鬧,頂多一些官員知道二人在所用的是分田術,繪制魚鱗冊、測量百姓田產時都能用得上。

  從第一題開始許多人已經不知答案了,四四方方長寬一致的還能算算,如今這又是歪頭又是邪腳,真可謂是邪田一塊,又如何算?

  人群中,有百姓疑惑道:“不是說比試算學,怎麼說起田了?”

  “不是說了朝廷擬推行新策,就是在科舉中增設商科和算學,這樣選出的官員才能辦實事做實務。”

  “可算學跟田有什麼關系?”

  回答的人眼神恨鐵不成鋼,道:“你下去當官,給百姓丈量田地時,用不用算面積?難道我說一畝,隨便劃拉一下就是一畝了?你是買田人你幹不幹?連田畝都不會算,難道真像那些大官老爺們,兩手一抄坐那兒,等下面人算好了呈上來?若下面人騙你怎麼辦?從中貪墨百姓銀錢怎麼辦?”

  這一番對話,在人群中不高也不低,但也讓周邊很多人聽見了。

  順著此人之言,看向那些大官,可不是一個個像老太爺一樣,兩手一抄坐那兒?

  尤其是代表官員那一方的,除了前頭那個看著不像官的正答題的小子,其他人可真真是雙手一抄,看著像個廢物。

  至於太子妃娘娘身後那些人?

  那些人一看就是平頭百姓。

  在官與百姓之間,百姓對同類人還是天然帶著好感的。

  “讓我說,陛下做得對,就該招一些幹實事的人做官才好,也免得一個個養得腦滿腸肥,油頭粉面,不知時務。”

  “那些隻知死讀書的讀書人,一問三不知,三問九搖頭,實務幹不出,隻會死讀書,真是百無一用是書生!”

  人群裡可不光有百姓,還有為數並不少的讀書人。

  之前他們幾番抗議,都沒抗議掉朝廷新政,今日逢大比之日,自然要前來一探究竟。

  上面出著題,他們不甘示弱在下面算,心想自己苦讀詩書十餘年,難道還不如個女子?

  哪知越算越糊塗,正糊塗懊惱著,聽到這一番話,你說氣不氣?

  “你們在說什麼?”

  “你管我們說什麼?管天管地,還管到人家說話上了?”

  “就是就是!”

  之前平頭百姓就與這群讀書人幹了一場,不挑事也就罷,一挑起來,自是針尖對麥芒,誰也不服輸。

  你幫你的人,我幫我幫的人。

  很快烏泱泱一群人,就劃分為泾渭分明的兩撥人對上了。

  “朽木之才,不可理喻!”

  “你不是朽木,你怎麼不上去啊,站在這跟我們平頭百姓說什麼?太子妃娘娘出的那些題,你能做出來幾個?在這跟我們耍威風!”

  “就是!再叫囂,老子可不管你是不是讀書人,可要揍你!”

  “蠻漢!愚夫!我不會做,難道你會做?”

  “我不會做,我又沒讀過書,你倒是讀過書,你的書都讀到狗肚子裡了?”

  “你——”

  見情況不對,一直站在一旁充柱子的禁軍侍衛出聲斥道:“不準吵吵,再吵鬧爭執,把你們都拿去下獄。”

  當即,所有人都不出聲了。

  這時,一個站在最前頭的漢子陪笑道:“官爺,我們不吵吵,我們給太子妃娘娘鼓氣總行吧?”

  禁軍侍衛瞥了他一眼,又移開目光。

  “反正不準起爭執。”

  漢子一歪頭,往後面看去:“諸位,聽到沒,咱們可以給太子妃娘娘鼓氣,咱們不吵啊。”

  “這個可以有!”

  很快大家就心領神會了,挑釁地看了對面書生一眼,隨即便大聲喊了起來。

  開始還顯得很雜亂,很快就匯成了一道洪流。

  “太子妃娘娘,威武!”

  “威武!”

  “贏了他們!”

  “贏了他們!”

  此時,場上已進入白熱化,心算已經完全不夠用了,需得有工具輔助。

  顏青棠這邊動用了算盤,題剛一出來,後面桌前的十人便開始快速打起算盤,每個人算一部分,然後由顏青棠進行總和。

  之前他們專門抽了兩天練這種算盤,所以用得很熟稔。

  可對比這邊,俞怿那邊就顯得有些可憐了。

  俞怿倒是拿出了紙筆,快速在紙上計算起來,心無旁騖。相對比後面那十個官老爺,就顯得似乎一點用處都無。

  再加上圍觀百姓喊著口號,給顏青棠這一方加油鼓氣,從氣勢上就壓倒了對方。

第111章

  ◎還有一文去哪兒了?(比試完)◎

  這場面太難看了!

  此時不光陛下皇後太子在, 各個皇親在,文武百官在,還圍觀了那麼多百姓。

  一方齊心協力, 有條不紊, 看著就讓信服。另一方卻是一個人埋頭苦幹,剩了十個人站在那像個木頭。

  簡直是太難看了!

  堂堂朝廷命官,此情此景, 看得所有人都不忍直視,右側坐著文武百官的看臺上,一些官員們臉色極為難看,紛紛示意隨從想辦法去提醒那些庸才。

  可大庭廣眾之下, 如何去暗示比試場上?

  幸虧就在此時,也有人反應過來了, 忙走到俞怿身邊,問道:“俞大人, 可需要我等幫忙?”

  俞怿伏案疾書, 口中念念有詞,根本不理此人。

  “俞大人,可需要我等幫忙?”

  他的筆速越來越快, 幾乎成了飛影。

  “俞大人……”

  “起開!”

  俞怿大喝一聲, 拿起紙張衝上前去:“答案是御米三鬥八升,黍米十六升七鬥,又五十六分升之九。”

  “俞大人回答正確。”

  說話的同時,顏青棠饒有興致地看了對面一眼, 又側目看了看正在為她鼓舞喝彩的百姓, 斂目露出一笑。

  “俞大人請說下題。”

  俞怿興致高昂, 之前因太過專注發髻都散落下幾縷, 也沒放在心上,隻是用手往後一捋,道:“太子妃請聽題,問……”

  “俞大人……”

  被打斷的俞怿很不高興,轉頭道:“你做什麼?”

  被呵斥的官員臉色難看,但還是說道:“本官有些事想與你商量。”又對端王說,“端王殿下,還請暫停一下。”

  目睹全場的端王,自是心知他們要說什麼。

  想了想,說:“本不該暫停,按規矩比試開始,便要到結束方止,但本王也不能不近人情。隻此一次,雙方都各有一次暫停的機會,隻給你們半炷香的時間。”

  “謝端王殿下。”

  此人忙把俞怿拉走了。

  人群裡,百姓小聲議論:“他們想做什麼?”

  “怎麼總覺得有陰謀?”

  “難看不難看啊,一堆大老爺們官老爺,贏不了一個女子,還中途要休息?”

  “你們說,會不會這幾個像木頭似的官老爺,覺得自己站在那當木頭太難看,所以也想出把力?”

  “他們能出什麼力?若是能出力,也不會一直站在那當木頭了。”

  那邊,俞怿說了差不多同樣的話,十分不客氣。

  又說:“你們就別添亂了行不行?你們會什麼?”

  “我們——”

  “輸了你們負責?有時間限制的。”

  連續經歷數場,現在俞怿終於明白太子妃為何要讓人搬來那麼大一個算盤,又為何說要縮短時間。

  明顯就是一環套一環,知道他們這邊一個中用的沒有,隻靠他一人,而人家那邊個個都能用。

  可你又不能說人家是用了詭計,畢竟規則在此,十一個人比試,本就是該十一人都有用。

  不過俞怿並不懼怕這種場面,反倒躍躍欲試,覺得這對自己是一種挑戰。當然,前提是沒有人幹擾他。

熱門推薦

村裏來了個絕美殺豬匠

村裏來了個絕美殺豬匠

頂流前男友發瘋後

頂流前男友發瘋後

誓約燈

誓約燈

勿擾飛升

勿擾飛升

臨淵和煦

臨淵和煦

長姐如母

長姐如母